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 内容页

烟台市龙口一中:挖掘地方传统 厚植家国情怀_讯息

时间:2023-05-06 18:24:27 来源:教育文摘周报

当青年节与传统文化相遇,必定会擦出不一样的火花。烟台市龙口一中崇实学部的同学们收到一份特殊的青年节礼物:一本反映龙口地方传统文化的小册子——《龙口风物志》。拿着这本散发着墨香的小册子,同学们欢欣雀跃,喜不自胜,因为这本图文并茂的小册子是同学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成果的汇编,每一篇文章都出自他们自己之手,文章后面分别署着他们的名字。


【资料图】

《龙口风物志》是龙口市高中语文学科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一个显性成果。近年来,龙口市高中语文学科配合新课标、新教材的颁布和使用,以体验式研究为基本思路,走出了一条挖掘地方传统、厚植家国情怀的路子。

2019年,部编本新教材正式使用,当时,作为执教新教材的先行者,龙口第一中学的王春燕老师以新课标和新课改理念为指引,聚焦特定的家乡文化现象——“家乡人物小传”“家乡的非物质遗产”“家乡的节日风俗或婚丧礼俗”“家乡的特色饮食”“家乡的景点”等等,制定出符合学情的“家乡文化生活”活动设计方案并着手实施,使学生在多样的开放式学习中加深对家乡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王老师的相关实践取得很好的效果,在当年举行的烟台市统编教材培训会议上,王老师做了典型发言,受到与会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

之后两年,龙口第一中学崇实学部语文组的老师们在吸收上述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深耕这片沃土,不断开垦选题,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爱参与,能参与,相继取得丰硕成果。《龙口风物志》是三届学生优秀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

烟台市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烟台市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龙口市高中语文教研员成宝东老师对龙口地方传统文化体验教育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课程化实施。“当代文化参与”是高中语文课程18个任务群之一,该任务群在必修阶段的学习内容是“家乡文化生活”,安排了0.5学分,9课时。龙口地方传统文化教育与该任务群相结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家乡节日风俗调查并撰写相关研究报告等活动,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动手能力,提升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在增强学生学科素养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体现为提高了学生的学科能力。

校本化推进。为将地方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引向深入,龙口市高中语文学科开发了区域校本教材《芝阳风物》,在域内的龙口一中和龙口一中东校两所高中实施,为学生的调查研究及小论文写作提供范例,使学生的活动开展有范本,有方向。《龙口风物志》的编印则是为了提高学生探索研究的积极性,并作为校本化开展的成果呈现。通过地方传统文化的调查和体验,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和概括能力,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同时增强学生对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地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体验式研究。地方传统文化体验式研究关注学生的实践、体验,使学生能够在与调查对象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及清晰转述他人语言的能力;学生在撰写总结报告时需要提炼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从而提高他们概括分析的能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分析龙口节日风俗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时,尝试用历史性眼光和现代民主科学观念,辩证地分析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现象,能够分清迷信活动和民俗风情之间的区别,提升思想认识及审美鉴赏能力。

理论性提升。龙口地方传统文化体验教育以研究龙口地方传统文化为基础,最终能够得到的效果是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学科能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方文化、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结合起来,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致力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体验式研究过程中,为了思想提升认识和理论高度,在教师层面,申报了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项课题“传统文化体验教育与地域文化教育研究”,该课题于2022年5月顺利结题;在学生层面,由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让学生的认识由感性向理性飞跃。学生边学习边实践,将读与写结合起来,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程度。

连续性开展。龙口地方传统文化体验教育自2019年着手开展以来,已连续进行了三年多,集中了众多教师和学生的智慧,积累了一定经验和较为丰厚的材料,成为区域内传统文化教育的品牌课程。

实习编辑|宋晓宁

通 讯 员|成宝东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全球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9784号-11   联系邮箱:85 18 07 48 3@qq.com